歐盟國家減緩非洲豬瘟在豬群中傳播的相關措施(1)
非洲豬瘟(ASF)在過去的幾十年從高加索地區傳播至東歐,嚴重的影響了家豬和野豬的健康。為了減緩ASF的傳播速度,歐盟針對易感豬群建立了減緩傳播的方法,但ASF仍舊流行于13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于ASF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所以防止ASF的進入和傳播只能依靠于嚴格的防控手段。本文的闡述分為三種飼養模式(商業化豬場,非商業化豬場和戶外豬場),系統的總結了目前可以防止ASF在歐盟家豬中傳播的方法,通過對文獻的收集整理,撰寫綜述。
ASF是歐盟(EU)和世界衛生組織(OIE)認定的豬高度接觸性傳染病。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豬或它們的體液、攝入污染的動物飼料、接觸豬肉或豬產品或污的衣物、工具都可以感染
ASF在歐盟爆發期間政府推出了以下措施:1、加強對野豬和家豬的監測;2、嚴格控制豬群的流動;3、野豬尸體要進行安全處理;4、禁止飼喂泔水;5、提高農場生物安全意識;6、進行教育宣傳,增強公民意識;7、監督私下打獵行為。歐盟建立控制ASF的最基本方法是在ASF爆發期間對病死豬及可疑地區豬群的嚴格管控,目的是為了減少ASF在家豬間的傳播,防止疾病的地方性流行
此外,2014年EU決定實施特定的區域劃分方式。保持動物健康的管理方法限制動物流動,阻止ASF傳播到歐盟其他國家,控制豬群和特定豬產品調度及感染高風險地區豬肉的上市。受影響的成員國及地區根據流行程度及風險等級來劃分,處于第4等級的地區ASF傳播的風險最高,依此類推,在不同等級地區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來控制特定的豬產品,轉運不同的豬產品擁有不同程度的風險等級
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歐盟防止ASF在家豬群中引入和進一步傳播的方法,分為以下4組預防措施:針對所有類型農場建議的通用預防措施,以及用于特定養殖類型(商業化豬場,非商業化豬場及戶外豬場)的三組措施;同時評估不同養殖體系中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理性的使用相關適用方法將有助于養殖者建立防止ASF傳播的生產體系。
1.通用預防措施
歐洲豬業產品在不同的生物安全標準及生產等級下具有很大的差異性
歐盟委員會針對商業化、非商業化和戶外豬場建立了最低限度的生物安全要求:在新豬引入前要驗證豬只健康等級和ASF陰性證明
根據2009年EC法規妥善處理屠宰豬的胴體及剩余物的規定:不鼓勵不同豬場間公用儀器設備
豬場的選址,應盡量遠離野豬活動區,并接近天然屏障
2.針對商業化豬場的防御性措施
商業化豬場規模大、數量多,所以在ASF發生時造成的經濟損失更為嚴重。預防ASF引入商業化豬場的主要方式是建立清晰的清潔/污染區域,包括更衣室和淋浴室,并合理安排新豬群引進
當制定一個動物運輸的方案時,應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交接要在不進入豬場的情況下進行
3.非商業化豬場的預防性措施
非商業化豬場(后院養豬)特點為養殖戶管理經驗有限,基本沒有生物安全意識,這樣的豬場在很多國家比較普遍。特點是投入有限,并飼喂泔水,按本地的習慣,豬被放養數天甚至隨意采食數月,目的是為了自己消費
針對這些農場提出以下措施:豬場禁止飼喂泔水,因為ASF可以通過攝入污染的生豬肉或豬產品傳播
禁止飼喂ASF感染區域的新鮮草料,因為在東歐國家新鮮草料的使用與ASF的爆發有關
4.戶外農場的預防措施
在歐洲由于對有機農場系統興趣的提升,戶外農場的數量快速增長
西班牙是一個擁有嚴格戶外豬生產安全標準的國家,戶外豬場的生物安全法規是ASF在伊比利亞半島流行30多年獲得的。即使有感染野豬和感染軟蜱存在于附近環境中,應用控制加預防的措施仍可以避免戶外豬場新的ASF引入。在意大利撒丁島等地區,日間豬可以在公共森林中缺乏生物安全措施保護的情況下自由活動數天甚至數月
目前,在東歐和中歐ASF的傳播還沒有確定與軟蜱有關。但軟蜱存在于豬舍中要及時撲滅,可以噴灑亞甲基溴化物或豬群使用伊維菌素
表1匯編了本次描述的商業、非商業和戶外農場的一般預防措施和具體預防措施。
表1控制非洲豬瘟在家豬場間的傳播方法及對于商業化、非商業化及戶外養殖的特定預防方式
預防方式 |
針對類型 |
1.在引入新豬群、精子、卵子或胚胎前,檢測ASF是否為陰性及健康狀況 |
所有類型 |
2.控制拜訪數量并且要建立生物安全方式如換鞋和防護服 |
所有類型 |
3.對豬場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
所有類型 |
4.豬場所有人員不可以與外界豬只接觸 |
所有類型 |
5.豬場外圍建立保護性柵欄防止與外部豬只及野豬接觸 |
所有類型 |
6.恰當的移除動物胴體、屠宰后剩余物和食物殘渣 |
所有類型 |
7.不同豬場間及單元間不可共同使用機器設備 |
所有類型 |
8.進入有豬群的單元時,要在入口放置消毒腳盆 |
所有類型 |
9.對臨床癥狀和死亡率進行日常健康檢查 |
所有類型 |
10.對豬舍、車輛和儀器進行定期程序性的清洗和消毒 |
所有類型 |
11.農場的選址要遠離野豬出沒的地方并且靠近天然屏障 |
所有類型 |
12.撲滅蒼蠅 |
所有類型 |
13.建立干凈/污染區域(包括更衣間和淋浴間) |
商業化豬場 |
14.合理的安排豬只的進出包括車輛進入、裝載區、運輸人員職責等流程 |
商業化豬場 |
15.運輸車輛的清洗和消毒流程 |
商業化豬場 |
16.對新引進豬群進行隔離間內的隔離 |
商業化豬場 |
17.對豬只進行逐一的身份鑒定并記錄動物的轉入轉出 |
商業化豬場 |
18.指定人員對生物安全方法進行監察及評估 |
商業化豬場 |
19.進入豬場的廚師或食物相關人員(只能在食堂停留不許進入其他區域) |
商業化豬場 |
20.對糞便和死豬合理的處理 |
商業化豬場 |
21.禁止泔水飼喂 |
非商業化豬場 |
22.感染豬只不可與其它豬場的豬只,野豬及豬產品接觸 |
非商業化豬場 |
23.豬場人員不準許狩獵,如果在野豬感染區狩獵要隔離48 h后進入豬場 |
非商業化豬場 |
24.對豬場周圍進行有效的清洗和消毒包括進場通道 |
非商業化豬場 |
25.當就地屠宰之前要有獸醫監督 |
非商業化豬場 |
26.就地屠宰前后進行清洗和消毒(包括屠宰工具、設施、防護服和鞋子等) |
非商業化豬場 |
27.在非商業化豬場不能有以配種為目的的公豬和母豬 |
非商業化豬場 |
28.非商業化豬場間禁止豬群及人員的流動 |
非商業化豬場 |
29.禁止使用處于ASF污染區的干稻草 |
非商業化豬場 |
30.通過政府組織的培訓項目提高認識并提供健康服務 |
非商業化豬場 |
31.消毒并儲存(不能接觸到野豬的位置)草或谷物至少30天或禁止使用 |
非商業化豬場 |
32.禁止使用稻草墊床除非對ASF進行消毒并儲存90天 |
非商業化豬場 |
33.不能與其它豬場交換使用飼料和墊料 |
非商業化豬場 |
34.在交叉飼養區或沒有生物安全的公共森林區禁止放養 |
戶外農場 |
35.戶外農場間距離(最少1公里)減少ASF直接和間接接觸引入的風險 |
戶外農場 |
36.有軟蜱地區不要使用傳統的豬舍建筑材料(木頭和石頭利于軟蜱躲藏) |
戶外農場 |
37.如果軟蜱存在豬場內,使用化學方法防控 |
戶外農場 |
(未完,待續)
(此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